她年纪轻轻便拥有了专属的劳斯莱斯豪车,自幼至长,身上所着的衣物皆是从法国巴黎空运而来的时尚精品,就连用来擦拭嘴角的帕子,都是采用苏绣工艺精心定制而成。出嫁当日,娘家为她陪嫁了一套花园式洋房以及数栋精致的小洋楼,当时的老百姓纷纷议论,说她这是带着一座“移动的金库”出嫁。这位过着如此奢华生活的女孩名叫盛芳颐,她的父亲乃是民国时期声名显赫的富豪盛宣怀。然而,这样一个被金玉般宠爱着长大的女孩,却因人生遭遇重重悲剧,早早地香消玉殒。
民国初期,位于上海威海卫路的盛公馆,无疑是整条路上最为豪华气派的建筑。这座洋房占地面积超过100亩,府中仆役多达200余人,门前豪车云集。每当夜幕降临,公馆内便会传出阵阵欢声笑语,这里居住的正是晚清首富盛宣怀。
1902年,盛宣怀迎来了他最小的女儿——盛芳颐。彼时,盛家的财富正处于鼎盛时期,盛宣怀膝下仅有四子四女,对于他这样的富贵人家而言,子女数量并不算多,因此这个小女儿自出生起便得到了他无微不至的宠爱。“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”这八个字,用来形容她的生活状态简直恰如其分,她的生活奢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公主——自打出生起,就有六位奶妈轮流照料,以确保她随时都能喝到最新鲜的母乳。
展开剩余74%在她六岁那年,父亲特意为她打造了一个专属的珠宝保险柜,里面装满了品质上乘的南洋珍珠和翡翠玛瑙。在如此溺爱中长大的盛芳颐,性格变得十分刁蛮任性,哪怕只是玩具上出现了一个小洞,她都会坐在地上嚎啕大哭。父母虽然也意识到这样不好,但因为心疼孩子,便自我安慰道:“女孩子本就是要富养的,任性娇气些也无妨,大不了以后多给她留些钱财。”
中国有句古话叫做“惯子如杀子”,那些一路顺风顺水、毫无挫折地长大的孩子,往往难以承受生活中的风风雨雨。1916年,盛宣怀病逝,给盛芳颐和她的母亲萧夫人留下了一笔巨额财富——这笔钱足够她们维持原有的奢华生活,好几辈子都花不完。
然而,命运弄人,作为盛老爷子最小的孩子,父亲去世时盛芳颐才十几岁。萧夫人心疼女儿,对她更加宠爱有加:女儿想学画画,萧夫人便不惜重金聘请国画大师刘海粟到家中亲自授课;女儿喜欢听戏,萧夫人便包下整个戏院让她尽情欣赏。就这样,盛芳颐长到了17岁,连系鞋带这样的小事都不会做,一切都由侍女代劳。
倘若盛芳颐能够安安稳稳地做个富家大小姐,倒也未尝不可。然而,命运却让她在电影院里邂逅了彭震鸣。当然,能够与她一同出入电影院的,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。这位彭大公子在家中排行老七,人称“彭老七”,他的外公是著名的盐商周扶九。据说周家的家产要比盛家多出三倍不止,不过这与彭老七并无太大关系,他凭借着一张巧嘴把舅舅哄得团团转,一直住在舅舅家里,每天开着舅舅的豪车出入各种高级社交场所,也因此结识了盛小姐。他长相俊美,能说会道,很快就将盛芳颐迷得神魂颠倒。这也不难理解,毕竟在此之前,盛小姐遇到的每一个男人,尤其是她的父亲,都是真心实意地对她好、处处呵护她的,她自然而然地认为其他人也应该如此。
萧夫人对这段感情并不看好,有钱人的圈子对彼此的底细都了如指掌,她深知这个彭老七不过是个落魄贵族,追求自己的女儿完全是为了钱财。彭家的家世与盛家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然而盛芳颐哪里顾得上这些,她一哭二闹三上吊,表示“非他不嫁,不嫁就死给你看”。
萧夫人无奈之下,只好同意了这门婚事,并忙上忙下地为女儿操办了一场世纪婚礼。她将自己所有的家底都给了女儿,除了车子、房子之外,还有5万股汇丰银行的股票。
然而,好景不长,这场婚姻仅仅维持了三年便出现了裂痕。彭老七仗着老婆有钱,在跑马场上挥金如土,整日在百乐门纸醉金迷,还包养了昆曲小生。即便盛芳颐怀孕期间,他也很少回家。这时盛芳颐才恍然大悟,理解了母亲当年的良苦用心,可她既不懂得如何应对这一切,也没有想过要去改变。
当时,她的姐姐和母亲多次劝她离婚,可她根本听不进去,反而开始抽大烟来麻痹自己。两口子就这样坐吃山空,再多的积蓄也经不起挥霍,萧夫人时不时还要补贴他们。可没过多久,萧夫人便离世了。1949年上海解放后,当地政府开始大力推行禁烟运动,这个消息对盛芳颐来说犹如晴天霹雳——她觉得自己不抽烟一定会死。于是,在一个痛苦不堪的下午,盛芳颐吞下了大烟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年仅47岁。没过几年,彭老七也被政府送去劳改,因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上吊自尽。
拥有金山银山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掌控财富的能力。父母在教养子女时,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富足、知识与能力的培养,否则再多的金钱也会被挥霍一空。唯有拥有一技之长,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。
发布于:山东省正规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