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此文之前,诚挚邀请您点一下页面上的“关注”按钮,以便未来能够持续收到此类精彩内容,同时也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。您的支持,是我们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!
文|Karma
编辑|t
2007年,著名的游戏巨头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推出了一款名为《刺客信条》的游戏,凭借其独特的故事背景和创新玩法,迅速获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。游戏的主角是来自中东地区的刺客阿泰尔,他在游戏世界中行侠仗义,惩恶扬善,霸气十足,吸引了无数玩家的追捧和喜爱。
然而,回归到真实的历史,中东地区确实存在过类似的刺客组织,但他们与游戏中的形象大相径庭。这些刺客并非行侠仗义的英雄,而是长时间以来扰乱社会、制造恐怖的极端组织。
展开剩余88%这些刺客团体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“阿萨辛”,今天我们就一同穿越时光,探究这支神秘而又残酷的组织的兴衰历程……
阿萨辛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几乎成了臭名昭著的代名词。事实上,英文中“Assassin”(刺客)一词,正是源自阿萨辛组织的名字,可见他们在世人心中的恐怖影响力。
公元11世纪末,伊斯兰教在中东地区迅速传播,信徒众多。然而,因政治上缺乏统一,中东的宗教信仰也逐渐分化。一部分教徒不满传统的斋戒规定,尝试以更宽松的方式表达对真主的虔诚信仰。
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,一位名叫哈桑·本·萨巴的人物崛起。1090年,他发动起义,从突厥人手中夺取了一座名叫阿剌模忒堡的要塞,并在此建立了一个以宗教统治为核心的小型王国。
哈桑所建立的这个政权疆域虽小,位于现今伊朗里海南岸,但地势险峻。为避免外敌入侵,他将根据地选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厄尔布尔士山脉深处,设立了多重防御工事,使得这个宗教王国与外界几乎隔绝。
然而,孤立的地理环境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存问题。由于地处高山,土地贫瘠,教徒们难以耕种,也难以养殖,常常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。
面对严峻的生活压力,哈桑的统治并未带来民生的改善,反而将教徒引向极端。他没有建设有效的社会机制,反倒鼓励信徒通过威胁和暗杀等暴力手段夺取财富。
用更直白的话来说,哈桑领导的这支队伍实质上就是一群披着宗教外衣的土匪。他们频繁组织恐怖暗杀行动,甚至将暗杀技巧升华为一种“艺术”,并在教义中宣扬:
“只看结果,手段无关紧要。”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批教徒逐渐被称作“阿萨辛派”。他们崇尚暴力,赞美杀戮,将抢劫和强夺视为天经地义的行为。
作为阿萨辛派的领袖,哈桑本人同样热衷于暗杀。实力稳固后,他带领教派深入中东的政治漩涡,试图借助暴力扩展影响力。
为了吸引和鼓动更多信徒,阿萨辛派在他们的山寨中建起了一座豪华的花园。花园内陈列着丰富的美食佳酿,还有艳丽的舞姬表演,营造出犹如世外桃源的氛围。
阿萨辛派用迷药让山下的青年男女沉醉其中,将他们带上山享乐无度。受宗教信仰深厚影响,许多少年少女误以为自己真正进入了《古兰经》中描绘的天堂,由此产生了对阿萨辛派的狂热信仰。
在信徒们的引导和训练下,这些青年迅速转变为冷酷无情的刺客。他们被称作“菲达伊”,意为“奉献者”,愿意为教派利益献出生命。
阿萨辛派的这些刺客们行事残忍,不择手段,频繁暗杀和抢劫,严重扰乱了当地的生活秩序,几乎成为早期的恐怖主义组织。
与此同时,伊斯兰世界的著名政治家尼扎姆·穆勒克注意到了阿萨辛派的威胁。作为塞尔柱突厥王朝的首相,他在了解情况后,立即认定阿萨辛派为异端邪教,派军队准备讨伐。
虽然最终大规模战斗未爆发,但这一举动已让阿萨辛派深感敌意,埋下了日后刺杀尼扎姆的伏笔。
1092年10月,尼扎姆在波斯尼哈万德休息时,忽然有一道黑影从轿车窗前掠过,随即寒光闪现,他的咽喉被锋利的刀刃划开,凶手正是阿萨辛派的菲达伊。
尼扎姆被刺杀的消息震动了整个伊斯兰世界,权贵们开始对阿萨辛派感到惧怕和警觉。
同年年底,塞尔柱王朝的苏丹马立克集结军队,意图彻底剿灭阿萨辛派。可阿萨辛派凭借其隐蔽的山地据点和强大的武力,顽强抵抗,未被轻易击败。
就这样,阿萨辛派在伊斯兰世界中稳固了自己的地位,依靠恐怖刺杀和抢掠,扰乱了整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。
战事暂时平息后,阿萨辛派发布恐吓声明,扬言要刺杀所有反对者,令塞尔柱朝臣人人自危,许多人不得不武装上朝,甚至睡觉时也穿着盔甲,担心遭遇暗杀。
接下来一个多世纪间,阿萨辛派的恐怖活动遍及中东,他们将势力扩展到叙利亚,并成功刺杀了多位重要政治人物,包括十字军领袖雷蒙二世、耶路撒冷国王康拉德,以及法特梅王朝的哈里发阿米尔等。
为求自保,许多国家不得不向阿萨辛派缴纳保护费。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一人,就向他们送去了高达八万第纳尔的金钱。
但长期的顺风顺水让阿萨辛派骄傲自满,误判形势,终于触怒了更强大的力量……
13世纪中叶,蒙古人崛起于草原,迅速统一半个亚欧大陆。征服中东后,他们建立了强大汗国。
阿萨辛派将蒙古视为异教徒,屡次派刺客潜入蒙古军营,干扰军队行动。
蒙古政权正值鼎盛,最初并未将阿萨辛派放在眼里。
但阿萨辛派误解蒙古的冷静为畏惧,竟派出40名刺客潜入蒙古首都和林,企图暗杀大汗蒙哥。
刺杀未遂,反而激怒蒙古,1253年,蒙哥下令清剿阿萨辛派,列其为西征首要目标。
同年10月,蒙古大将旭烈兀率领十万大军西进,直指阿萨辛派据点。因地形险峻,先行的1.2万骑兵难以发挥优势,蒙古军围攻阿萨辛派达两年未获重大成果。
1256年,蒙古主力跨过阿姆河,携汉族技术兵器抵达。
面对坚固城墙,蒙古军使出阿萨辛派未见过的投石机,数百斤巨石如炮弹般轰击城墙。
随后,蒙古勇士徒手攀岩,挥刀杀敌,城中一片血腥屠杀。
阿萨辛派的菲达伊虽勇敢,但不过是训练有限的民兵,根本无法抗衡蒙古铁骑的正规军。
战局一边倒,阿萨辛派毫无反抗之力。
11月,旭烈兀发出最后通牒:五日内投降可保安全。
获此保证后,阿萨辛派教徒弃械投降,举手从城堡走出。
随后,蒙古军摧毁了阿萨辛派所有城堡,仅留下珍贵的天文仪器和图书。
然而蒙古违背承诺,残酷屠杀了所有被俘的阿萨辛教徒。
据史料记载,“即使襁褓中的婴儿亦未能幸免”,这场灭绝行动几乎将阿萨辛派的男女老少全部斩尽杀绝。
这支曾在历史上肆虐百年的恐怖组织,终于遭遇了比自己更为恐怖的毁灭力量……
——参考文献
王宇洁:《阿萨辛派探微——历史与传说》,上海外国语大学,2015-06-15
澎湃新闻:《蒙古军队如何消灭13世纪的恐怖集团》,2015-11-26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